
近日,俄羅斯招聘平臺和用人單位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,2022年初開始,俄羅斯勞動力市場出現對中文人才的需求。專家預測,隨著商業方向轉向亞洲,這種需求將持續。
漢語崗位人才缺口大
商業咨詢網報道,招聘平臺“Headhunter”和物流服務運營商“ПЭК”調查結果顯示,僅在4月,漢語人才崗位空缺同比上漲一倍。
物流、零售、IT、機床、制造業、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銷售、非食品類產品銷售、供應服務等行業對漢語人才的需求量最大,崗位有翻譯、銷售經理、客戶經理、采購經理和項目負責人。
崗位空缺數量(同比)增速保持兩位數,4月增速最為強勁,為80%,1月為42%,2月為54%,3月為54%。
圖為俄羅斯漢語考試。(俄新社)
業務轉向亞洲 這些領域急需漢語人才
1月至4月,許多領域尋找漢語人才的需求上漲明顯:
能源領域企業(上漲300%)
資產管理公司(上漲212%)
傳媒、廣告、公關公司(上漲183%)
國家機構(上漲167%)
機床等重型機械制造業(上漲118%)
食品制造業(上漲112%)
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制造業、計算機和辦公設備制造業(上漲97%)
農業(上漲95%)
工業設備、機床和零部件制造業(上漲97%)
教育機構(上漲67%)
物流企業(上漲56%)
汽車企業(上漲54%)
“ПЭК”公司中國區負責人亞歷山大·沐澤耶夫表示,漢語人才需求上漲的主要原因是,隨著西方制裁和外國供應商退出俄羅斯市場,許多企業將業務方向轉向亞洲市場。
負責人表示,由于綜合物流需求大,“ПЭК”公司中國分公司的人數增加了32%,目前公司需要掌握漢語同時能夠進行供應鏈管理、從事物流工作的人才。
俄羅斯人對漢語的重視程度提高
求職平臺“SuperJob”4月初對用戶進行了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,54%的俄羅斯人依舊認為,對與職業生涯更有幫助的語言技能是英語,然而這個比例在一年內下降了6%,同時認為漢語有用的人的比例從5%上漲到11%。還有2%的人認為學習德語有用,1%的人認為學習法語、日語和阿拉伯語有用。
2019年,漢語被首次列入俄羅斯高考科目,漢語成為英語、德語、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后的第五個可選外語科目。